每次家里来客人,我总爱露一手我的招牌虾仁,端上桌那一刻,准能听到哇的一声。金灿灿的虾仁裹着薄薄的芡汁,咬下去先是酥脆的外层,接着是弹牙的鲜甜,最终还有股淡淡的奶香在舌尖打转。上星期闺蜜来吃饭,连汤汁都拌着米饭刮洁净了,临走还追着问我:这虾仁究竟怎样做的?外面餐厅都没这么好吃!
挑虾仁就像找对象,光看颜值可不行。我试过超市冰柜里那种泡得发白的虾仁,炒出来软趴趴的像橡皮,也买过太廉价的,化冻后缩得只剩指甲盖大。后来海鲜摊老板教我三招:一看色彩,要选粉透微青的;二摸手感,好的虾仁冻结后依然紧实;三闻滋味,带着海水美味才对劲。
有个小秘密,买回来的虾仁千万别急着下锅。先用淡盐水泡15分钟,水里撒点淀粉,这样既能去冰腥味,又能让虾肉更透亮。这招是我从粤菜老师傅那偷学的,他说这叫醒虾,就像醒酒相同让虾仁康复生机。
曾经我总疑惑,为什么自己炒的虾仁不是老得像皮带,便是腥得蹙眉。直到有次在烹饪班看到师傅往虾仁里加蛋清,忽然开窍——本来虾仁也要做SPA。现在我的腌制配方是:半斤虾仁配1个蛋清、半勺盐、半勺糖、1勺料酒,最要害的是要加1勺淀粉和几滴香油,顺着一个方向搅到发黏。
记住第一次按这样的解决方法腌虾仁,下锅时差点惊掉下巴。虾仁在热油里居然会跳舞,先是蜷成心爱的O形,接着外表泛起金黄的泡泡,那香气馋得我家猫都在厨房门口散步。朋友说这叫美拉德反响,要我说便是虾仁在锅里开演唱会呢!
炒虾仁最怕变老太婆,我的诀窍是全程大火快攻。锅烧到冒青烟再倒油,油温七成热时(筷子去冒小泡)敏捷滑入虾仁。这时候千万要忍住翻炒的激动,默数20秒让底面定型,等边际轻轻翘起再颠勺。
有回街坊阿姨来串门,正赶上我炒虾仁。她看我拿着锅铲不动,急得直喊:快翻啊要糊了!成果虾仁翻过来是均匀的金黄色,她瞪大眼睛说:这手工赶上米其林了!其实哪有什么诀窍,不过是懂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。
单吃虾仁未免太孑立,我总爱给它找几个好搭档。春天配嫩豌豆,夏天加芒果丁,秋冬就用当季的芦笋。最近迷上立异吃法——虾仁出锅前淋半勺椰浆,撒点现磨黑胡椒,奶香混着辛香,好吃到能舔盘。
最绝的是有次突发奇想,用咸蛋黄炒成金沙裹虾仁。端上桌时老公还吐槽:这漆黑照料吧?成果他连吃三碗饭,含含糊糊地说:明日还做这个,我担任刷碗!所以说煮饭也要有冒险精力,说不定就碰出个招牌菜。
好菜还得有好卖相,我摆虾仁有三宝:白盘、绿菜、红椒圈。洁白的瓷盘先垫两片生菜,虾仁堆成小山状,顶上放几个红椒圈,周围摆朵胡萝卜雕的小花。有次拍照发交际渠道,谈论区都在问:这是哪家餐厅的新菜?
上星期儿子同学来家吃饭,几个初中生看见这摆盘,手机先吃了五分钟。有个小姑娘还仔细问我:阿姨,这个米其林摆盘能教我吗?把我乐得差点把锅铲扔了。本来让人高兴的不是煮饭多累,而是看他们吃得眼睛发亮的姿态。
写完这篇现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,忽然想起冰箱里还有半袋虾仁。你们家宴客独爱做什么招牌菜?快来谈论区馋馋我!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